
点击图片查看会议详情
点击图片查看会议详情
同期会议统一报名入口
扫描左方二维码报名
名额有限 先报先得
NEXT
01
论坛名称
第五届全国先进电池失效分析与测试技术研讨会
天目湖先进负极材料创新论坛
02
论坛时间
2023年10月25日-27日(10月25日报到)
03
论坛地点
江苏·溧阳·天目湖豪生大酒店
04
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溧阳市人民政府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
江苏省溧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05
失效分析会议报告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专题一:材料、电池失效机理
杨 勇 教授
厦门大学
报告题目:储能锂离子电池的寿命预测及其失效机制分析
陆 俊 教授
浙江大学
报告题目: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的失效机制及结构调控
魏丽英 分析技术研究室主任
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锂电正极材料综合表征及失效分析
禹习谦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报告题目:高容量电极材料及其失效机制
郭玉国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
报告题目:固态电池失效分析
李 泓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报告题目:固态电池的挑战和机遇
赵建庆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
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钠离子电池产气机理与抑制策略
曹余良 董事长
深圳珈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展及失效分析示例
吴大勇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报告题目:耐高温隔膜研究进展
陈成猛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煤化所
报告题目:超级电容器在高电压、宽温域、长浮充工况下的失效机制分析
专题二:电池安全
王 芳首席科学家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动力电池安全失效分析与评估
陈 满储能科研院院长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电化学储能电站火灾危险与电站设计标准修订
韩广帅 锂电事业部副总经理
上海智能新能源汽车科创功能平台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新能源电池不同健康状态下的安全性能评估
姜久春首席科学家/特聘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湖北工业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多元信息的储能电池建模及安全预警
孙玉坤 副总经理
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
报告题目:金属异物缺陷与锂离子电池内短路
王建涛 副总经理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锂离子电池安全技术研究
王青松 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报告题目:光纤传感原位监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
卓 萍 第四研究室副主任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报告题目:锂离子电池储能安全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专题三:材料、电池表征技术
陈立桅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报告题目:Nano-X锂电研究平台与电池界面表征技术
沈 越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报告题目:锂离子电池超声扫描技术在电池失效分析中的应用
胡炳文 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
报告题目:电池中的磁共振:从核磁共振到顺磁共振成像
文 锐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
报告题目:复杂电化学体系界面过程的原位成像研究
王雪锋 特聘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报告题目:锂电池界面解析与演变
王家钧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大科学装置的钠电池析钠和产气机制研究
王愿习测试分析中心主任
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锂电池失效机制及表征技术分析
赵 颉 产品经理
上海微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上海微纳可控环境制样及冷冻电镜分析解决方案
专题四:寿命预测、传感监测、人工智能
魏奕民 数智化研究中心主任
宁德时代21C创新实验室
报告题目:基于多因子耦合机理模型的电池寿命诊断与预测
孙德洋 模拟仿真高级主任工程师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PACK/模组 系统寿命评估仿真
程 俊教授
厦门大学
报告题目:人工智能加速从头算电化学
郭 新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报告题目: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监测与预警的气敏技术
魏学哲 教授
同济大学
报告题目:传感器无损植入——走向先进电化学数字电源的起点
杨明红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光纤传感的储能电池测试技术研究进展
陈浩森 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能源电池植入传感技术进展
金 阳教授
郑州大学
报告题目:液冷型锂离子电池包嵌入式传感监测
熊 瑞 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AI4BMS
阳如坤 董事长
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先进电池制造安全机理与挑战
06
负极会议报告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专题一:石墨负极材料的进展
苏 敏基础研发总监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报告题目:锂电池负极发展趋势与技术策略
刘东任 研究院副院长
江西紫宸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高容量快充石墨负极开发
黄晶鑫 博士
上海杉杉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新型负极材料研发体系的探索
胡 博 董事长
湖州启源金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新一代高比能快充石墨负极材料的开发
陈 治博士
石家庄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TWh规模市场需求下的负极材料迭代创新与一体化布局
张 强教授
清华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石墨负极的快充电池体系构筑和析锂检测
专题二:电池硬碳负极材料的进展
杨全红 教授
天津大学
报告题目:先进电池的碳方案
王海燕 教授
中南大学
报告题目:提升硬碳负极储钠容量和首次库伦效率的相关策略
李 响 研发总监
四川佰思格新能源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高容量钠电硬炭负极材料产业化应用
待 定
深圳珈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待定
陆雅翔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报告题目:钠离子电池无定形碳负极及界面研究
姚诗余 副教授
吉林大学
报告题目:高体积比容量钠电负极材料的物理调控
李子坤 中央研究院院长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硬碳材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专题三:硅基负极材料的进展
林 建 CTO
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公司
报告题目:硅基负极在圆柱电池中的应用和展望
马 华 研究院院长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硅负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陆 浩 研发总监
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开发及产业化进展
郑洪河 教授
苏州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人工SEI技术的高性能石墨与硅碳负极材料
张桥保 教授
厦门大学
报告题目:高容量硅基负极:从液态到固态电池
纪心宇
常州载驰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碳碳复材在负极材料碳包覆工艺中的应用
专题四:金属锂负极材料的进展
刘 慰 研究员
四川大学
报告题目:合金化技术制备锂合金负极材料
程新兵 教授
东南大学
报告题目:高安全金属锂负极设计
索鎏敏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报告题目:高能量密度无负极金属锂电池
蔺洪振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报告题目:催化策略在高性能可逆金属负极中的应用
专题五:新型负极材料的进展
傅正文 教授
复旦大学
报告题目:固态电化学腐蚀金属锂的预锂化技术
季恒星 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报告题目:用于高功率密度锂电池的磷基负极材料
闫 崇 副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锂电池快充设计原理与SEI形核生长机制研究
专题六:负极支撑技术
李君涛 教授
厦门大学
报告题目:锂离子电池功能粘结剂的制备与改性
陈 翔 助理研究员
清华大学
报告题目:锂电池负极材料理论模拟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展望
吴 凡 特聘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报告题目: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及技术研究进展
薛龙均 总经理
溧阳市溧泉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无溶剂干法电极底层技术的构建
曹文卓 产品总监
湖州南木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固态电解质在锂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李永伟 总经理
安迈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高性能复合集流体技术开发与应用进展
07
报名参会和住宿预定
参会费用
参会费用包含:论坛注册费、参会费、餐费(含晚宴)、资料费、茶歇费等,不包含酒店住宿费用。
注意:如需参加同期天目湖先进负极材料创新论坛,需补缴600元。
申请参会
请扫描左侧二维码
会议联系人
会务组邮箱:
ties-conference@aesit.com.cn
联系电话:
周先生:18151976268(赞助联系人)
洪先生:18114339925(赞助联系人)
邢女士:18961291736(参会/发票/住宿对接人)
史女士:18115066088(会议负责人)
1.请添加以下工作人员微信,邀您进群
周先生:18151976268/洪先生:18114339925,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单位+职位”。
2.第五届全国先进电池失效分析与测试技术研讨会、天目湖先进负极材料创新论坛后,由会务组在群内提供报告嘉宾可公开的课件内容,邀请行业专家进群分享交流。
缴费
付款方式:银行转账
公司名称:溧阳深水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溧阳市中关村大道1号
电话:0519-87300136
开户行:建设银行溧阳燕山路支行
账号:32050162634800000124
付款请注明:“失效/负极+姓名”,并将付款凭证保留,便于报到时查验。
缴费成功后,请保持手机畅通,会务组会尽快与您联系,感谢您的支持!
住宿
会务组在天目湖豪生大酒店以优惠价格为本次会议联系了一定数量的房间,参会人员可享受会议优惠价,鉴于会议规模,房间数量有限,先到先得。请各位嘉宾联系会务组邢女士(手机微信同号:189-6129-1736),费用自理。10月23日(含)前退订可全额退款。
